原标题:霜降秋意浓 防燥好迎冬
10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,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。俗话说“寒露不算冷,霜降变了天”。霜降过后,天气越来越冷,这也意味着冬季就要到来。10月22日,太原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池涛表示,霜降时节,气温骤降,此时养生当以平补润燥、强身御寒为重点。
养生:早睡早起 平补润燥
“中医上讲,‘日出而起、日落而息’是顺应阴阳消长规律的作息方式,早睡有利于阴气收藏,早起则利于阳气舒长。”池涛表示,霜降时节,要早睡早起,注意防寒保暖,特别是在早晚气温低的时候,一定要增添衣物。
“古人有‘补冬不如补霜降’的说法,可见,古人对霜降时节饮食养生十分重视。”池涛说,霜降时节,饮食上要注意平补,以健脾养胃、调补肝肾为主,可以多吃玉米、萝卜、秋梨、百合、蜂蜜、牛肉、鸡肉等。同时,还有“一菜、二肉、三果”的说法,一菜是指山药,山药营养价值高,可健脾益胃;二肉是指牛肉、鸭肉,这些肉类富含高蛋白,但脂肪含量较低,鸭肉具有滋阴利水养颜、防燥的功效;三果是指柿子、秋梨和苹果,柿子可预防秋燥、补充维生素C,但不可过量食用,秋梨有润肺清痰的效果,食用时可与银耳、百合搭配炖汤,苹果富含维生素C等。此外,要少吃冷硬食物,忌刺激,注意胃的保暖。
霜降时节,锻炼时间不宜过早,特别是老年人,最好在太阳升起、气温上升后再出门锻炼,外出锻炼注意保暖。早晚锻炼以室内有氧运动为主,上午、下午可以在户外散步、打太极等。
防病:五种疾病预防早知道
“霜降时节,五种疾病易高发,如消化道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骨关节病、暖气病。”池涛提醒。
霜降时节,天气寒冷,人们会进补大量食物,脾胃负担加重,再加上寒冷刺激,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,消化不良、胃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。池涛提醒,此时进补要注意脾胃调养,不必过分强调高热量、高脂肪类食物的补充,营养均衡,注意补充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等。
“天气变冷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。”池涛表示,寒冷使外周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,高血压病、脑梗、脑出血等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。此时,保暖十分重要,特别一早一晚,要及时增添衣物。
深秋时节,天气干燥,呼吸道对冷空气比较敏感,特别容易出现过敏性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。池涛建议,保暖的同时要佩戴口罩,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,不要大口呼吸冷空气。
“要预防骨关节病。”池涛提醒,如果有陈旧性骨折,风湿、类风湿性疾病,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,要注意损伤部位的保暖,平时也可用艾灸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减少症状的出现。
北方即将进入供热季节,此时,天气干燥,加上室内供热后室温升高、空气湿度较低,室内空气也干燥,人们室外活动减少,毛孔腠理开放,人体的水分和津液容易损失较多,加上鼻腔黏膜、呼吸道的燥热等,容易导致呼吸道黏液纤毛防御机制减弱,出现“暖气病”症候群,如感冒、发热、肌肉酸困疼痛、咳嗽、干咳、头痛、头晕、口干咽燥、咽喉肿痛、鼻塞、鼻出血、嘴唇干裂、食欲下降、皮肤干燥、神情烦躁、睡眠不安等情况。
池涛建议,此时室温保持在18℃至22℃之间为宜,定期开窗通风,使用加湿器,适当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。(记者 刘涛)